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深化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专业教学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同时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9月26日下午,乐鱼网站教工第一党支部在动物繁殖所会议室召开2025年广西高校党员基本培训下半年第一次集中大课培训交流研讨会。支部全体党员参会,会议由支部书记蒋钦杨同志主持,学院党委书记韦小强同志现场指导工作。

会议伊始,蒋钦杨同志带领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蒋钦杨同志结合历史背景与时代需求,深入解读文件核心要义,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号召全体党员从抗战精神中汲取爱国情怀、斗争意志与责任担当,将其融入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以精神力量赋能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随后,研讨会紧扣“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核心主题,聚焦“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主线,从授课内容、本职工作、自身实际三个维度展开深入交流。在结合授课内容研讨环节,党员们围绕“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展开探讨,重点探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一致认为需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结合本职工作交流时,党员们立足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岗位职责,深入探讨如何准确理解和践行服务学校、学院发展的角色定位,明确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锤炼科学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结合自身实际分享环节,党员们联系个人思想与工作实际,研讨如何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实践,持续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与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纷纷分享在教学、科研等过程中加强自我修炼、实现思想引领与业务能力同步提升的心得体会与行动计划。
研讨尾声,蒋钦杨书记指出,一是坚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筑牢思想认识根基。强调课程思政并非“附加任务”,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全体党员需深刻认识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能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更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与职业道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始终坚持思想认识的正确性;二是聚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着力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需以“润物细无声”为原则,避免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两张皮”。党员教师要立足动物科学专业特色,在授课中结合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将爱国奉献、科技报国、诚信治学等价值观自然融入教学过程;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科研观与家国情怀,切实将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强调教师自我提升的紧迫性,推动课程思政能力与时俱进。全体党员需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结合教学、科研实践开展自我修炼,主动探索课程思政的新方法、新路径。

韦小强书记充分肯定了研讨会的成果,认为会议既完成了党员培训研讨的核心任务,又融入了伟大抗战精神学习,内容充实、意义深刻,既体现了理论高度,又具备实践指导性,希望支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课程思政建设长效化,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更多 “动科方案”。他强调,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支部全体党员围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主题,从授课内容、本职工作、自身实际三个层面深入研讨,充分展现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清晰认知。二是问题查摆精准,研讨过程中党员们并未回避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难点与堵点,尤其在自由讨论环节围绕“如何将‘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结合,实现思政元素如盐入水、润物无声”这一核心争议点,直面“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融入方式生硬”“与专业教学衔接不自然”等实际问题,既不夸大问题,也不回避短板。三是确立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结合党员们的交流成果,未来需重点围绕三方面发力:一是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转化,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融入各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二是系统梳理动物科学领域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元素库”,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融入策略;三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能力提升相结合,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案例分享、技能培训等活动,帮助教师提升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与教学融合水平。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支部党员搭建了思想碰撞、经验共享的平台,更通过抗战精神学习强化了党员的使命担当,明确了后续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与路径。下一步,乐鱼(中国)教工第一党支部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持续深化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以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以高质量课程思政培育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动科力量。
图文丨马杰、蒋钦杨
一审一校丨马杰
二审二校丨施君
三审三校丨蒋钦杨